Gabriel A. Almond & G. Bingham Powell, Jr., Comparative Politics: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Boston: Little, Brown, 1966.
壹、Aristotle及二戰以前的比較政治學
一、分類標準
1、參與決策的公民人數
2、法律限制的有無
3、統治階級的道德操守
二、類別:君主政體(monarchy)、貴族政體(aristocracy)、民主政體(democracy)、暴君政體(tyranny)、寡頭政體(oligarchy)、暴民政體(anarchy)
三、缺點:
1、描述重於問題的解釋或分析,不重視理論的發展及假設的驗證與資料的彙集。
2、常侷限於政府型態的分析,故常以「比較政府」(comparative government)代替「比較政治」(comparative politics)
3、僅以歐美先進國家進行比較。
4、只就歷史與有形組織進行比較,甚少注意:performance、interaction、behavior之比較。
貳、二次戰後的改變
一、追求更廣泛的比較範圍,不再侷限西歐或相似文化,也不再專注民主國家。
二、避免形式主義研究,不再以法律、制度、意識形態為侷限,而擴及political structure與process,如政黨、利團、選舉程序、政治溝通、政治社會化、政治菁英等。前述的傳統研究議題,只有涉及政治行動時,才加以注意。
三、追求精確,將科學方法運用於比較政治研究。
四、追求新的理論體系,以政黨、利團、大傳、兒童教育等取代傳統的國家、政府、憲法、或公民權利義務等。
參、Almond & Powell的著作
一、基本觀念
1、由政治發展的觀點出發進行比較。
2、研究方法為「比較政治的功能研究法」,關注的為政治系統的活動(activities)與功能(functions)。
3、如超越傳統的行政、立法、司法,而政治系統功能分為
甲、規章制訂(rule making)
乙、規章適用(rule application)
丙、規章裁判(rule adjudication)
丁、利益聯繫(interest articulation)
戊、利益集合(interest aggregation)
己、政治溝通(political communication)
4、以上六功能為政治系統的轉換功能(conversion function),能將一切需求與支持,轉化為系統之外的社會及國際環境之:徵用(extraction)、管制(regulation)、分配(distribution)
5、政治系統維持存在的兩大功能:
甲、能力(capability):有影響環境或受環境影響的各種能力
乙、保持與適應(maintenance and adaptation):人才甄補與政治社會化
6、比較標準
甲、結構分殊的程度與範圍
乙、政治文化的世俗化與理性化(secularization & rationalization)
二、政治系統分類
1、傳統體系
甲、長老制(patriarchical system)
乙、世襲制(patrimonial system)
丙、封建制(feudalism)
2、現代體系:民主與極權:角色分殊均十分複雜,差別只在次級結構的自主性。
三、政治文化的內涵:個人對於政治的態度與取向(orientations)
1、認知取向(cognitive orientations):關於政治標的及信仰的知識
2、愛好取向(affective orientations):關於政治標的之取捨或介入的情感(feeling)
3、評價取向(evaluative orientations):關於政治標的之判斷或意見
4、以上三種取向相互關聯且以不同方式組合,使人的政治行為受其影響或約制。
四、政治文化的三種類型(以對政治標的及個人重要性知覺分類,三者常混合)
1、地區性政治文化(parochial political culture),對國家政治系統很少知覺或不知,近代西方社會較少,過渡型社會則多。
2、臣屬的政治文化(subject political culture):知覺國家政治系統的存在,並感受其對個人生活的影響,但沒有參與政治的需求。
3、參與的政治文化(participant political culture):個人認為他的確在從事需求之聯繫和參與決策之制定。
五、政治文化的傳遞
1、明示(manifest):公民課程
2、隱示(latent):非政治的態度之傳遞。
3、兩者一致,則系統安定,否則將發生不滿與衝突。
六、政治發展的理論
組織分殊與文化世俗化增加------------------------> 原始政治系統 傳統政治系統 近代政治系統 低度分殊與世俗化 政府結構分殊 政治次集結構組織分殊 |
激進的極權制 |
現代化的威權制
保守的威權制 |
高度自主權的民主制 自主權有限的民主制 自主權低的民主制 |
|
未開發的權威制 開發的民主制 |
|
|||
世襲的政治系統 |
官僚帝國 |
封建制 |
|
|
原始部落 |
金字塔式系統 |
割裂式 系統 |
|
|
低 中 高 次級系統自主權增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