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參與年代﹝台灣向錢看﹞的節目,討論到軍公教退撫基金等出現赤字,各個「名嘴」似乎都憂心不已。關於這個問題,老實說,我並沒這麼悲觀。
依我的看法,台灣只要大幅縮減國防預算,便應已足夠彌補退撫基金或勞保年金的赤字。但這樣做,有些人或許會擔心我們將難以抵擋中共犯台的野心。
但冷靜思考一下,今天的中共如果要犯台,我們現有的國防預算規模足夠應付嗎?既然不夠,幹嘛還要把大把鈔票往這個無底洞塞?郝柏村主政時曾說,向美國買武器主要目的是為了「買保險」,使得台海有事時,美國有責任協防台灣,這項說法今天似乎已顯得過時。
首先,馬英九2008執政以來,兩岸關係已大幅改善,與李扁時期的劍拔弩張不可同日而語。今天檯面上的所有總統候選人,包括蔡英文,都信誓達旦的表示將繼續維持目前這穩定的局面,果然如此,一方面說和平,另方面卻繼續龐大的國防支出,豈不矛盾?
其次,中共過去二十年的整軍經武,已使得美國無法如九十年代般,可以以世界警察之姿派兩艘航母威嚇中共。相反的,自2010起,美國軍政界便不斷有各種「棄台論」的出現,認為不值得為台灣犧牲與中國的「大國關係」。這些主張的核心,便是以削減對台軍售交換中共的和平承諾。既然美國存心削減軍售,台灣又何必捧著錢硬要去買沒有足夠嚇阻力的武器?
我們必須了解,美國其實不敢輕易放棄台灣,因為台灣扼住了太平洋防線第一島鏈的咽喉。但台灣果真如此重要,何以封鎖中共的成本,必須由台灣一肩承擔?如果 我們為了維持充分的國防武力,使得國庫入不敷出,屆時財政發生危機,請問IMF會對非會員國的台灣伸出援手嗎?為了幫美日這世界第一及第三大經濟體看門, 我們反倒必須以削減福利支出來負擔龐大國防開支,這難道是合理的算計?
尤其,美國賣武器給台灣並非沒有附帶條件。過去台菲漁權衝突,及釣魚台日本驅趕台灣漁船時,台灣根本不敢動用海軍武力,因為船到哪、帶甚麼武器,統統都必 須美國人批准。過去不也曾發生過,海軍因演習越過美國指定的海域,在美國暗示下,便牽連了好幾位將官受懲處?買了武器卻沒有自主權,若只為了閱兵展示,這 與燒錢放煙火何異?何不將錢花在社會福利?
台灣錢如果還是淹腳目,我當然不會在意多買些武器,反正擺著看也滿雄偉的。但現在政府連答應公教人員的退休金都發不出來,寧可進行所謂的「年金改革」也不敢刪減國防採購,這個算盤到底如何撥的,真叫人看不懂?
本文2015/8/17發表於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