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壹、   歷史心理學的研究途徑

一、   因果解釋(Causal Explanation):經由孩提的成長過程,解釋研究對象的成年行為,以解答何以人或團體會有某些行為。(傳記心理學)

二、   整體解釋(Coherent Whole Explanation):整合分歧的資料來源,以對某些個人或人群行為,建立起完整的解釋,以進而瞭解人或團體的本質。

貳、   因果解釋的盲點

一、   由於研究對象多為歷史人物,完整的童年資料(很少父母會刻意收集)及可靠資訊有限,只能依賴片斷的信件、日記、或傳記來倒推。

二、   一般性的研究成果解讀研究對象的內心世界,應該只是心理分析學派診所臨床的補充,但本學門卻賴以為主。

三、   過度強調潛意識對行為者的影響。

參、   傳記心理學(Psychobiography)的發展

一、   早期為分析學派的支流,故以Freud數本著作為代表,但晚近已博引其他心理理論於歷史之解釋,其發揚光大則因二次大戰盟軍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對希特勒的研究,亦因這些研究使非理性因素對歷史的影響受到關切,使歷史心理研究迄今仍為心理動力理論的主流。

二、   絕大部份為以個人心理研究為主體。

三、   多引用Psychoanalysis理論於傳記及歷史而發展,代表作為:
Freud: Leonardo Da Vinci and a Memory of His Childhood(1910)
Eric Erikson: Young Man Luther(1958)
 Lasswell: Psychopathology and Politics(1930)

肆、   傳記心理學的定義

一、   難以定義,因觀念、方法、目標皆仍未有共識。

二、   大體為一種歷史的記述,它使用心理學的觀念、原則、與理論,以幫助我人對歷史事件及人物的瞭解,而psychoanalysis只是其所引用的理論之一。 這並非一種特殊的研究方法,而只是諸如經濟史、外交史等,為歷史中的一個研究領域。

伍、   何者不是Psychobiography

一、   如果心理學的觀念、原則、與理論在研究報告中只扮演隱含性的角色,或未使用心理詞彙來分析現象,則便不能被歸類為歷史心理學。

二、   以不同時期歷史資料來驗証某一心理學理論的研究,只能視為「跨代心理學」(Transhistorical Psychology),而非歷史心理學。 如歷代篡弒之研究,歷代革命之研究等。

三、   與實用PsychoanalysisPhilosophical PsychologySocial TherapistsPolitical Psychology均有所不同。

陸、   Hitler (R. G. L. Waite, 1971)

一、  觀察:言語狂暴粗魯,喋喋不休,深夜獨白,不能忍受回嘴,嗜糖,好閱讀流行食譜,脾氣火暴,具口腔期傾向﹔而重守時,有潔癖﹐喜公開談論不正常的性行為,則為肛門期心理。

二、  揣測:

(一)  嬰兒時可能有餵養問題,母親對子女的廁所訓練過於嚴苛。

(二)  隱睪症使Hitler怪罪母親(依臨床推論)。

(三)  童年或曾目睹或想像父母作愛,身心因之受創,潛意識並將此怪罪母親。

(四)  父親的嚴厲與責打,使Hitler不喜父親,造成後來的虐待及被虐待傾向。

(五)  父親為奉公守法的公務員並享有相當社會地位,是Hitler崇拜的對象,造成Hitler 對父親的又恨又愛,是標準的Oedipal Conflict

(六)  成年後的Hitler 因此對正常性行為排斥。

(七)  家庭猶太醫師Edward Bloch替代了父親地位﹐而其診治母親乳癌的親密行為﹐則引起Hitler視之為競爭者﹐其診治失敗使Hitler痛恨猶太人。

(八)  本人在戰時受芥子氣灼傷﹐更喚醒了失母之痛﹐故(潛意識)以殺猶太人求解脫。

(九)  被虐待狂使Hitler在許多決策中﹐似乎故意選擇失敗﹐如鄧克爾克撤退﹐入侵俄國失敗﹐對美宣戰,乃至自殺等。

柒、   Hitler解釋的盲點

一、   性行為異常的母親常對子女如廁訓練嚴苛﹝現已證明為誤﹞。

二、   動機皆出自潛意識,而此潛意識的影響則來自研究者的擬想推論

三、   但何以Hitler許多理性策略的證據卻被刻意忽略?如反猶有利選票、軍事行動也有許多佳作。

捌、   Nixon (D. Abrahamsen, 1978)

一、   性格揣測

(一)     由照片知母親脾氣大但壓抑。因愛母而對父親具敵意,尤其出生後因愛叫而常被父親斥喝(由父親粗暴、大聲公可為證),此恨更因大學畢業的母親委屈下嫁工人父親而加強。早期家庭不溫暖,使Nixon潛意識渴求權力高位,並時而對父親形象的艾森豪發怒。

(二)     因與長子爭寵,兄早夭,使Nixon有罪惡感,並感受死亡恐懼,擔任副座時常望艾森豪死而代之,此罪惡感使之排斥艾的積極助選。

二、   證據(著名的狗信)
親愛的母親:

妳所留在家中的兩個男孩對我非常不好,他們有隻老狗也不和我玩或與我說話。
某一週六,小孩帶我和老狗去打獵。在森林中有一個小孩跌在我身上,我氣得咬他,但他也踢了我一腳。繼續行進後,我看到了樹上有一黑色圓球體,我以爪子玩弄,結果一整群黑色蟲子跑出螫我。我感到渾身都痛,而使勁逃跑跑得眼睛都脹了,最後跳入水池。我回家時感到疼痛難當,我多麼希望妳立刻回家。
妳的好狗 理查。

三、   解析:

(一)     咬是情緒不穩的表徵,也是口腔衝動的表現。五歲以後的小孩便很少以此攻擊人,十歲的Nixon保留此社會不接受的行為,並以之為對抗對手的唯一手段,證明其不穩定。這也與他對敵人報復與嘲諷的行為有關。

(二)     此信暴露Nixon因小弟出生爭寵,所產生的閹割焦慮、死亡焦慮、分離焦慮、與潛意識嬰兒焦慮。如希望母親快回,即是希望阻止母親與小弟的相處。

(三)     其母對喪子與Nixon患病時的情緒壓抑,使Nixon養成排斥情感外顯與神秘性傾向。

玖、   Bismarck

一、   隨和父親、強勢母親、幼弟早夭、六歲進寄宿學校,使B成年後對後進競爭者採不當的壓制措施。

二、   對母親的恨意(見於給未婚妻信),表現於其失眠與追求口腹之慾以求彌補。

三、   由於父親的柔弱,使B尋求替代,此乃威廉王一世。這使B抗拒國會民主。

四、   母愛的缺乏使 B追求權力與家庭的補償,並將之移轉為普魯士的建國。

壹拾、          Luther

一、   意義: Eric Erikson具兒童心理研究背景,乃成長調適與自我認知代表學者(不同於psychoanalysis),主張人一生經歷八成長期。

二、   觀察:Luther二十餘歲時曾自教會合唱團癲癇倒下﹐並呼叫「不是我」。當時聖詩唸到馬克福音父親將自己親生子獻給耶穌。

三、   解說:Luther父親甚嚴格﹑暴躁﹐但對Luther期望甚高﹐使其無快樂童年。由於Luther違反父意進教會﹐人格產生分裂﹐癲癇即因此而作。最後將對父親潛在的恨移轉於教皇(幼時對父親不滿因不能表達而積累於爆發)。母親的嚴厲與對父親酗酒的軟弱﹐使Luther不喜母親,而父代母職亦使L在宗教上拒絕聖母瑪麗亞的中介角色。但後來Luther藉由宗教﹑婚姻﹑反教宗﹑重新建立自我。

壹拾壹、    整體解釋

一、   根據行為者明顯而經常重複的行為模式,研究者可依其發生的時空特性,參照各種已知的理論架構、分類方式、及証據分析,對這些行為現象提供合理的解釋。由於在現場重建上力求詳細,故本解釋可被否証,亦容許替代解釋的挑戰。

二、   優點:由於歷史人物研究所掌握的資料有限,在整體解釋模型下,研究者仍然可以引用診療室對一般人的分析與分類結論,卻可以不必再對行為者的童年或私生活進行主觀揣測。

三、   缺點:不可避免的會陷入引用因果解釋

壹拾貳、    阿拉伯的勞倫斯(T. E. Lawrence)

簡史﹕一次戰中領導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的英國軍事天才。戰後以其沙漠歷險故事寫成「智慧的七柱石」(Seven Pillars of Wisdom),而贏得文名。隨後並以顧問身份,參與凡爾賽和約談判。1922年突然失蹤,後在皇家空軍行伍中被發現,直到1935年死於摩托車車禍。有人認為他所以化名入伍,乃因不滿列強在戰後對待阿拉伯部落的方式。

壹拾參、    不同學者的解說

一、   Richard Aldington(1955)﹕非婚生父母所生的五子之一,此一羞辱感使其以英雄行為及誇大故事來補償。

二、   Anthony Nutting(1961)﹕同意Aldington的觀察,並以其拒絕性愛說明因性愛造成家庭羞辱所產生的反感。由於常藉忍受痛苦而感到喜悅,顯示Lawrence有受虐狂傾向。此一結論更因1968年的新出版文章而獲得證實,該文指出Lawrence死前十年常要求一年輕隨從鞭笞他。

三、   John Mack(1976)﹕母親為基本教義派,故因同居關係而常感罪惡。也因此嚴厲鞭策子女以贖其衍,子女因此逃避反抗,造成Lawrence渴望離家並尋求英雄式的超我,故在牛津期間,Lawrence的興趣便在研究中古浪漫主義與十字軍東征故事。成年時介入阿拉伯獨立運動,可視為其早期夢想的實現,或企圖克服自卑情結與達成母親期待的努力。「智慧的七柱石」一書便是Lawrence創造超我的呈現,而其參軍更可視為他對和平時期的適應困難。化名參軍乃在壓制自己的特殊感,與隨後不久的鞭笞、游泳於冰海、要求嚴格體能訓練等,則在回味1917年被性虐待的愉悅,以及對自己屠殺戰犯、破壞理想超我的懲處。

壹拾肆、    群體歷史心理學

一、   對個人歷史心理學的質疑﹕歷史發展非個人之力所能推動,故歷史研究向來少談個人貢獻,歷史心理學或傳記心理學則反其道而行,有誇大個人影響的嫌疑。人既渺小,瞭解人的非理性行為、認知等,便無意義。若真要以心理解釋歷史,亦須是人群或社會心理歷史的研究。

二、   僅佔歷史心理學研究的20%,且多以心理分析學派理論為主,代表作為﹕
Freud(1959)
Group Psych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go
Freud(1960)
Totem and Taboo

壹拾伍、    Freud的群體歷史心理學

一、   企圖將心理分析學派與群體文化的研究結合,如社會人類學。

二、   觀察到個人在群體中表現得衝動、缺乏耐心、輕信訊息、及浮動。

三、   個人追隨領袖乃因原始性愛本能,與領袖的的結合亦藉此維繫。由於迷戀失去的父愛情結,群眾常在潛意識下以領袖取代父親角色。

壹拾陸、    納粹興起研究(Wangh, 1964Loewenberg, 1971)

一、   一次戰後的德國兒童對父親幻覺的破滅,及與母親互爭父愛,形成年輕德國人的焦慮,此一族群因此追求重返兒時的安全感,故以制服遊行而感受滿足。

二、   追隨納粹、神格化領袖,即為彌補失去的父親權威感。

三、   希特勒因遭同樣的挫折及心理創傷,情感的投射使年輕人追隨。

四、   因恨列強造成父親的柔弱,將此恨轉嫁於猶太人身上。而自身的無力感與壓力,又使他們希望以對敵人的直接行動來求得解脫。

壹拾柒、    群體因果解釋的缺憾

一、   一個人的兒時資訊都有困難,何況一群人。若說痛苦指數可信,何以追隨者或狂熱者只是部份人?

二、   誰能證明參加納粹者童年比不參加者更悲慘?

壹拾捌、    心理歷史學未來的努力方向

一、   建立明確又一貫的研究領域與定義,尤其應避免涉及說教及診療心態。

二、   研究對象的選擇應更謹慎,只有在經濟、政治、或其他理性解釋用盡時,才試圖心理歷史的解釋,研究者也應避免私人情感的涉入。

三、   應確定證據足夠才能嘗試解釋,如童年因果解釋在證據不足下便應放棄,而以證據較足的整體解釋替代。

四、   運用psychoanalysis的理論應更謹慎,它對整體解釋的效用應比因果解釋大﹔且其他心理學說及研究方法亦不應輕忽。

五、   篩選心理學理論,確定某些理論乃放諸四海皆準,某些者具有時代性及地域性。

六、   應如同政治心理學受到政治研究與心理學領域的認可,力求在歷史學領域中的地位,對自身的專業組織與出版亦應加強。

七、   應加強研究結論的實用性,目前差政治心理學甚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