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壹、發展回顧

早期的政治心理研究

一、    Plato以來便談myth of the metals

二、    Machiavelli,君王論中以人性本質及動機,探討對人的控制,隱喻現代心理學有關獎懲、動機、與認知的討論

三、    Locke,觀念接近現代心理學強調早期經驗的重要性

四、    Rousseau,挑戰Locke與現代心理學觀點,認為人性不會被社會所污染,故人之至善乃自然或孤獨之人

貳、十九世紀的發展與影響

一、Hyppolyte Taine(1828-93)﹕科學心理研究的創始者,認為人乃由天資、環境、情狀所決定。帝國失敗與第三共和誕生的刺激,開始鑽研法國人的民族性、認為他們因啟蒙運動而表現出空洞的樂觀及群眾的幻想,導致主政者不能務實,對群眾運動、菁英主義、心理學、社會學均有長足影響。後並開設領袖培育班,學生Ostrogorski 著Democracy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Political Parties(1902)。

二、Gaetano Mosca(1858-1923)﹕受Taine影響,致力民族性、菁英主義研究。同僚Robert Michels(1875-1936)著Political Parties: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the Oligarchical Tendencies of Modern Democracy。此書又刺激Max Weber等。

參、何以早期研究源自法、義

天主教傳統的影響使政治哲學多指向超自然或天道的秩序,但政權卻因凡俗化而持另類價值,觀察者因此企圖為熔合二者而努力,如為天生不平等與寡頭統治尋找理論基礎

肆、二次戰前的研究

一、Graham Wallas﹕研究衝動與本能的影響,非理性研究上的貢獻不亞於Freud,於1908出版Human Nature in Politics,在1948年還被譽為是本世紀英國最重要之政治思想著作,為政治心理學開山鼻祖。

二、Harold Lasswell﹕公認的創始者與領袖,1978膺選ISPP首任會長,受心理分析學派影響甚大,1930著Psychopathology and Politics。貢獻﹕

(一)建立對PP的研究方法,如使用政客的心理醫療資料。

(二)分類政客為agitator、theorist、administrator。

(三)建立理論說明人如何以個人慾求轉換為公共目標並以公共利益合理化個人行為,如為克服自卑情結。

(四)建立對Political Personality的研究。

伍、現代政治心理學的發展

一、1940s-1950s的人格與文化研究階段

二、1960s—1970s態度與投票行為研究階段

三、1980s—1990s政治認知與決策研究階段

陸、1940s-1950s的人格與文化研究階段

一、又稱Lasswellian時代﹕師承Charles M. Merrian,而學生Gabriel Almond、Edward Shil又影響深遠﹔同時之Skinner, Maslow均不自認為政治心理學者

二、內涵﹕為對早期Social Darwinism觀點的反彈,亦企圖為一次戰後的社經創傷尋找答案與藥方。相信外在環境而非遺傳,為對思想、行為、感情的決定因素,以Psychoanalysis、Marxism、Behaviorism為解釋工具。

柒、1940s-1950s的研究內涵

一、Psychoanalysis強調早年影響,重領袖變態心理研究。

二、Marxist同樣重視外在環境對政治人格與行為影響,但重點不在成長過程對政治人物,而在物資環境對群眾人格影響。

三、Behaviorism認為政治人格乃由社會中的刺激、反應、慾求、強化所形塑。

捌、1940s-1950s的研究成果

一、Skinner﹕Positive Reinforcement而非Punishment影響學習。

二、群眾心理研究

三、Frustration—Aggression與挫折轉換理論

四、Need Hierarchy Theory—Abraham Maslow1943年所創﹕a、Basic Human Needs﹔b、Security﹔c、Social Affectional Relations﹔d、Self-esteem﹔e、Self-actualization

五、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研究(Teodor Adorno)

六、Political Biology﹕Eric Erickson認為隨年齡增長對社會問題關切的重心亦會不同。

玖、1960s—1970s態度與投票行為研究階段

一、內涵與前期完全相左,如重研究方法、次研究主題、但理論則毫無共識。雖仍強調環境影響,但已非家庭及成長環境,而是大傳及其他社會制度(end of ideology)。

二、主要理論架構﹕人追求利益極大化、認知形成態度並進而影響行為、人追求同儕認同故人格可受改變。

壹拾、       1960s—1970s研究成果

一、政治效能感(Political Efficacy)﹕Angus Campbell (The American Voter, 1960)研究發現參與投票與政治效能感相關

二、環境控制慾﹕人有尋求控制環境之competence及effectance的基本傾向,故追逐權力、成就、與屬性。但此乃learned motivation,如對金錢之追求

三、Political Socialization﹕如研究學生運動

壹拾壹、              1980s—1990s政治認知與決策研究階段

一、研究主題共識性為三期中最明顯,以認知與決策抉擇為主。

二、以電腦資料傳輸擬想個人的認知形成,開始引用實驗研究法。

三、意識形態被認為是影響認知的重要因素:如研究Mussolini、美國圍堵政策、總統外交決策等。

四、革命與治國須不同的政治理念

壹拾貳、              學門的建立

一、學門發展的展望:1977年後成為獨立學門

二、手冊、教科書、學會、期刊出現

三、研究者開始自認為political psychologist而非社會心理學者或人格心理學者

四、對公共政策形成的影響受承認﹕1954為黑白同校作證﹔為社會改革的推動者,如習得成就感理論與Skinner觀點﹔以模擬方式研析政策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