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民黨中常會通過修改內規,允許立法院長可以不受屆期限制,續任不分區立委。此一決議無疑保證王金平再度獲不分區立委提名,甚至在國民黨獲得過半席次後,王還將續任立法院長。由於王的行事風格曾引發政壇漣漪,此一內規的修正勢必造成某些黨內高層的不滿,但如果撇開個人的問題不談,中常會的決議並未逸脫國會運作的常軌。

 

     國會集合各地俊彥,每位立委均無不想利用這國會平台大展身手,為自己奠下政壇發展的基礎;偏偏國會所議論的,多數又與利益分配有關,讓步與示弱將註定被淘汰。在這樣的森林法則下,負責主持議事運作的議長,自然必須具備協調意見的能力與聲望,但由於常成各方攻擊的箭靶,某些機制保障議長的領導角色,更是維持議會運作不可或缺的設計。

 

     英國與美國雖各為國會制與總統制的不同典型,但對議長的尊崇與保護卻全無二致。在英國一旦獲選為議長,所屬政黨便會安排他到安全選區參選,反對黨也會刻意禮讓,讓議長不必擔心連任失敗而可以客觀中立的主持議事。如果多數黨不變,議長甚至可以持續擔任到退休;歷史上也不乏先例,在多數黨易主時,原先的議長還被要求續任。美國的議長雖必須在原選區面臨可能的挑戰,但議會往往默認議長可以為選區爭取較多的利益,使得現實的選民很少背棄擔任議長的議員候選人。每屆的議長雖然由多數黨黨團透過選舉產生,但自二十世紀以來,這項選舉僅具形式,若非重大的形象瑕疵,議長很少在黨團選舉中被拉下馬;如果自行請辭,議長一職往往也由多數黨領袖升任,絕少透過選舉競爭產生。英國和美國的想法很單純,在這樣牛蛇雜處的國會殿堂,透過拼搏產生的議長將很難秉公主持議事,冤冤相報的結果,只會造成議會的失能。

 

     我國實施民主憲政時間有限,不少人延續過往的威權思維,慣於將立法院視為行政體系的附庸,故而對立法院長的尊重與授權明顯不足。過去限制立法院長只能擔任兩屆不分區候選人,便無異是對最高民意機構的貶抑與羈糜。國民黨面對總統選情的欲振乏力,為了保住立院席次開始祭出國會制衡總統的訴求,甚至出現內閣制修憲的呼聲。但要國會形成有力的制衡,國會便必須建立起自己內部的權力結構,議長的尊崇與定位無疑是最重要的奠基石,取消兩任不分區的限制應該是正確的第一步。

 

     保障議長權位絕非縱容議長可以為所欲為,英美兩國議會對議長的高道德標準,早讓許多民主學步國家覺得望項莫及。英國曾有議長因被議員發現演說稿抄襲,第二天便自殺以謝國人;權傾一時的美國議長金瑞契,則因兼課鐘點費引發財務爭議便掛冠求去。此外,議長的風格與形象若不被黨籍議員所接受,黨團也可以形成壓力迫使議長去職。美國議長貝納上個月無預警的宣布請辭,便因黨內保守派掣肘讓他心力交瘁所致。國民黨中常會取消了兩任不分區的限制,但是否也應考慮必要的「內控」機制?否則一步走岔,立法院也可能重演十九世紀美國「沙皇議長」與「老闆議長」的舊戲碼。

 

本文2015/10/29刊載於 中國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angts 的頭像
    yangts

    楊泰順教授

    yang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