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由於候選人登記在即,三黨總統候選人均在這兩天公布了未來的搭檔人選。根據多數民調,迄今為止的選情呈現一強二弱的局面,且差距均高達二十個百分點。這樣一個不對稱的競爭,顯然影響了候選人對副手的選擇。

 

      遙遙領先的蔡英文與其他挑戰者相較有更多選擇的空間,但居高思危則需避免扣分,故當黨內派系頻頻爭取關愛的眼神時,蔡卻挑了位政治色彩淡薄且非黨員的學者陳建仁。財經背景的林全雖也曾傳出是可能的人選,但林在財稅政策上的發言,卻可能讓蔡面臨失分的風險。而陳在生醫領域的專長,則有助於蔡開發食安議題上的選票。儘管財經是當選後的第一大要務,但持盈保泰應是陳雀屏中選的主因。

 

      唯一的風險,可能是黨內派系的落寞,畢竟黨齡不到十年的總統候選人竟挑了個無黨籍的搭檔,黨內元老不可能毫無疑慮。但當候選人享有幾乎篤定的當選機率時,寒蟬效應便自然浮現,沒人敢質疑這兩人憑甚麼代表民進黨。蔡當選後一旦完成分官授爵,各派系專注各自實力的擴張時,蔡便成了孤獨的總統府主人,號令恐將面臨陽奉陰違的窘境,或在此時她才會領悟政治性搭檔的重要性。

 

     民調遠遠落後的朱立倫,副手的選擇似乎有些亂了方寸。月前出爾反爾逼退洪秀柱自己披掛上陣,合理化的說辭是為了挽救立委選情;果真如此,副手人選便應是地方人脈深厚的政治戰將,但出線的卻是毫無選戰經驗,更是無黨籍的王如玄。朱說他將來要全力拚經濟,王過往強調公平正義應可彌補他的不足。但稍具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經濟發展往往犧牲公平分配,若是當選未來恐怕將「扯後退」而不是「補不足」。總統候選人找個基本理念南轅北轍的人搭檔,若非自知沒有機會當選,便無異拿國政開玩笑。

 

      選舉經驗告訴我們,候選人應先鞏固原有支持者然後再徐圖擴張。而一般認知,國民黨的主要支持者為企業與軍公教。兩天前朱打臉馬英九,承認開徵證所稅是「錯誤的政策」,被認為有意向資本家表態。但不旋踵卻又找了個當年拒絕外勞與本勞脫鉤,且主張調高基本薪資讓企業主氣得牙癢的前勞委會主委為副手,讓人疑惑國民黨到底有沒有選戰意識?難道朱準備藉由缺乏政黨淵源的副手,做好與馬切割的布局?果然如此,則朱關切的應該是選後的國民黨生態。

 

      大內高手宋楚瑜找的副手人選果然讓人覺得高明,與其說是選舉搭檔,卻透露出更強烈的政黨結盟。民國黨以新竹的客家族群為主力,與徐欣瑩的結合,應該有助於親民黨擴張客家族群的選票。如果親民黨能透過這次大選,建立起客家族群的代言角色,選戰就算被邊緣化未來也可穩居第三黨地位。此一發展有點類似三國時期的劉備借荊州,取得荊州西蜀才有資格與魏吳三分天下。對民國黨而言,與宋搭檔可以避免在總統大選中缺席,對立委選情應該也有拉抬的效果,怕只怕借了荊州將來可能要不回。

 

本文2015/11/19刊載於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angts 的頭像
    yangts

    楊泰順教授

    yang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