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壹、現象
Gabriel A. Almond, 1954
The Appeals of Communism, Princeton U. Press

一、幾乎所有參與者均認為ideology為參與的主因,但大部份卻不瞭解共黨的組織與規範,只知其為反社會的秘密結社,參加者多為反體制、浪漫、及為恨意所吸引。

二、多數參與者來自宗教虔信家庭因反感而加入共黨。

三、大學生的參與者,則多在畢業後退出。

四、參與法西斯與共黨者,基本背景差異不大。

貳、群眾運動的本質

一、參加者的本質:尋求個人生活情況的變化。

1、「不滿」並不一定產生求變的願望,參與者仍須具備其他因素。如與自然搏鬥者,常不參加群眾運動。

2、參加者又常自覺擁有某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如對教條的盲目。

二、兩類的參與者:

1、狂熱者:為畸零人,懷有恨意,企圖經由運動使其恨意理想化、高尚化,群眾運動也因此使恨意得以發展。

2、追隨者:恨的製造者,透過追懷過去、詆毀當前、憧憬未來產生對現世的恨意。

三、非為理性的運動,故不可壓抑,只能以另一運動取代。

四、另類群眾運動----學生運動

1、特質:不能以是否由學生構成為定義,而應有兩大特質:

A、懷疑性

B、理想性,因此使早期參與者皆為校園菁英。

2、抗爭主題多具爭議性,故延續時間不長。

參、變革的願望

一、人有求變的欲求,若個人發展有望,便常是個人熱情發散的對象,社會因此得到發展的動力。*如美國南北戰後的發展。

二、但當個人發展的機會不存在時,必轉向其他熱情的來源,如宗教、革命、或民族運動。
如:日本、德國便藉民族運動完成改革;而英美援外,則因無法激出熱情而失敗。

三、不會產生變革願望的人:
只是對現狀的不滿,並不會產生變革的願望:

1、害怕環境的人不敢(漁人、遊牧者、農民、依恃靈感的創造性工作者、野蠻人):因傾向把生存視為固定的常規,以對抗深刻的不安全感。

2、有權勢亦對未來無信心的人亦會保持現狀:對「未來的信念」才是行動的動力,故赤貧與特權的保守主義同樣深厚;而無權卻對未來有「狂妄希望者」常是冒進主義者。

3、有卓越成就之人:改革只意謂未來更壞
*
有權勢與成就者若見未來的希望,亦會成為變革動力,如英國1617世紀圈地運動發展羊毛工業,1819世紀的產業革命,皆有宗教改革的動力。

4、生活愉快之人:同上

5、病弱與中年以上之人:對未來懷抱恐懼

6、政治經驗過於豐富之人不會從事群眾運動:如法國革命、共黨革命均是無經驗者之功。而英國躲過18301848革命浪潮亦因此。

肆、誰投身群眾運動?
由於運動初起所號召的並非專心力爭上遊者,而是切望排除私慾者,故運動的成功非因自我的滿足,而是滿足否認自我者。
Tocqueville
I have always thought that in revolutions, especially democratic revolution, madmen (not those metaphorically called such, but real madmen) have played a very considerable political part. At least it is certain that at such times a state of semi-madness is not out of place and often leads to success.
Hoffer
:人們往往依據社會中最卑劣的人去衡量一個民族,其實有其道理,因為人群的性格和命運,往往由其中最惡劣的份子決定。

歷史的事業,是由最卑劣與最優秀者,騎在中間階層的大眾頭上演出的。

一、永遠的畸零人(有別於暫時的畸零人)

1、一種因某些原因而覺得自己的生命已無可救藥的失敗,故不得不盲目投身於某種「神聖事業」以便在集體中再發現自己的人,此一事業可以是政治或宗教,只要是可以使能忘卻自我的有效運動便好。

2、這些人的特質:不能自律、無法忍受單調、固定的工作。

3、人在自己事值得管時,總不會想管他人事;同理,人越不能炫耀自我優越,便越會誇讚國族。

二、覺得自己擁有某種不可抗拒的力量者:

1、如參與法國大革命者,覺得人類理性與睿智無所不能。

2、共黨、法西斯追隨者亦對教條懷有盲目的信念。

三、冒險家或希望時來運轉者:故當運動提供較多職位時,亦是末落之時,因已不再鑄造未來,只求保持現在。
*
希特勒:一個運動若需補充更多職位,將只會吸引低劣人才。

四、極端自私之人,因此失望也越強烈,會轉而為某種神聖理想服務。

五、少數民族:因在同化過程中必須承認自己低劣,故其中毫無成就或有大成就者,最易響應革命。如義裔美人支持墨索里尼,愛裔美人支持北愛。

六、感覺厭煩之人     七、犯罪者    八、貧民:

1、新進貧民,而非赤貧者(故民不潦生非革命原因,中國赤貧卻少造反)

2、自由的貧民:除非具有成就,否則自由常成可憎的負擔,故新解放奴隸或新獲土地之農民,常是革命者:如法農與奧德農便不同。而這些人也因此願意接受嚴格紀律。

3、有創造性的貧民不會革命,如藝術家;手工藝末落是群眾運動普及之因。

4、有歸屬貧民也不革命,如中國家庭制下的農民,因自己的失敗可以歸之於制度:吃人的禮教。故成功的運動需打散一切關係,耶蘇:「因為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人的仇敵是自己家裏的人,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人,不配做我的門徒(馬太福音,1035-37)

伍、群眾運動的相互交替性

一、希特勒:小資產階級的社民黨員和工黨領袖決不會成為國社黨員,但共產黨員則常會。
國社黨青年部主任:能使最紅的共產黨員在四個月內成為狂熱的國社黨員。

二、群眾運動的時機成熟時,任何運動的群眾運動都可以被接受,不限特定主義及計劃。故:

1、一切群眾運動均具相互競爭性,一個運動爭到人,另個便少一人。

2、所有群眾運動皆具相互替代性。

三、很少群眾運動只屬於一個單一性質

1、Tucker:以民族主義為動力的革命,在成功後動力便消失而末落。如同屬共、法之南斯拉夫、西班牙,便自限於邊境內。

2、是故ideology只用於指導革命方向與組織革命運動,只為工具而非獨立之因素。

3、為了統合多面向的運動,故mass-movement regime均會有一個中央偶像式領袖。運動或以推翻現狀為目的,但領袖個人的衝勁則大於此,故革命成功後運動仍持續進行。

4、例證:

A、出埃及記為:奴隸叛變、宗教運動、民族主義,以摩西為象徵

B、日本:軍國主義與宗教運動,以明治天皇為象徵

C、法國革命:宗教運動(平等博愛受宗教膜拜)、民族主義,以拿破崙為象徵

D、宗教改革:農民暴動、民族主義,但馬丁路德未持續革命

E、共黨、納粹:民族、宗教。
納粹為宗教運動,以領袖神格化,運動或主義只是領袖工具,如Hilter戰敗後曾言,德國應該毀滅以懲罰其不能達到領袖的目的,不值得做為偉大元首的子民。也因此為非理性政權,其戰爭的發動不是準備妥善之時(Tucker)

陸、防制群眾運動:

一、以另一運動替代,如日本現代化、經濟大國下的工作狂;德資本家以納粹替代共黨。

二、移民(受挫者可在移民中找到希望及再生)

1、每一群眾運動事實上便為一移民運動,因皆為走向未來,若現實可能便不會以虛幻希望為目標。如清教徒、猶太運動、十字軍東爭。

2、若非美國於一次戰後關閉移民,何致於有納粹運動?

3、而美國的西部開拓亦使美國避開了群眾運動。

4、但若參加者素質不良,移民也會形成另一群眾運動,因製造更多畸零人,如出埃及記、日耳曼人遷移(少數蠻人與社會中的不滿造成帝國滅亡,為偽裝社會運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