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6年的選舉,台灣選民做出了重大的抉擇:民進黨同時贏得總統與國會過半席次,取得完全執政的優勢。民主國家政黨輪替原本稀鬆平常,況且2000年民進黨也曾執政過,但此次贏者全拿影響卻非同小可。

 

      照理,總統位高權重決定一切大政方針,但在弔詭的憲政體制下,台灣的總統卻無須出席國會為政策辯護,甚至美國行之有年的國情咨文在台灣也無前例可循,這無疑提供總統一個有利的隱藏機制。故而,蔡英文說,她將在現有憲政體制下勉力維護現狀,應該有實現的可能;因為,身為最高決策者,她可以不必解釋實際的作為並接受國會的檢驗。但當民進黨完全執政,同時取得國會的過半席次後,此一情況已經產生了某些化學變化。

 

      在總統與國會多數同屬一個政黨時,行政院長便只是總統的幕僚長,他在立院的詢答,將立刻被解讀為總統意志的呈現。陳水扁時代朝小野大,總統常抱怨在野黨的杯葛,使他無法落實民進黨各項政策;但此一狀況,卻也使得陳總統享有絕佳藉口,可以擱置民進黨的「一邊一國」及反核主張。此次,民進黨完全執政,蔡英文勢必將直接面對來自對岸、美國、日本、與自己泛綠陣營,要求堅定處理兩岸關係與非核家園的議題。拒不處理,將使得民進黨難以面對2020年的選情;努力處理,卻又必須考量台海和平與經濟發展等諸多因素。

 

      國民黨以外來少數政權治理台灣,堅持「一個中國與中華民國主權及於大陸」,無疑是維護其政權合法性的重要基礎。儘管各方對此主張嗤之以鼻,內部也心知肚明這只是個虛幻的口號,但由於關係政權存在的基礎,在過去六十年來無論退出聯合國或邦交國減少到二十出頭,國民黨在眾人笑罵下從來也不敢稍有退縮。但不經意間,「一個中國」的主張卻因大陸無法以武力奪取台灣,而成了兩岸的「共識」,成了維持兩岸互動的框架。

 

      由於宣稱擁有全中國的主權,明顯缺乏合理性,只要有機會民進黨便一定以此調侃國民黨,甚至大辣辣的主張台灣獨立。因為誰都清楚知道,為了歷史傳承與統治合理性,國民黨必須挺住所有對一個中國的質疑。換言之,一個中國彷彿是國民黨築起的一道高牆,高牆外可以平息中共犯台的藉口,高牆內則允許既得利益者放心搶食經濟發展的成果。因敢揭發國王的新衣,民進黨成為台灣人民的希望,甚至操守瑕疵與脫序抗爭都被寬容以對。

 

      這次選舉推倒了高牆,缺乏高牆的掩護,新執政者將被迫提出「沒有九二共識的兩岸政策」。如果民進黨沒有取得國會的多數,陳水扁時代的含混也許可以再被複製,但這次選舉不僅民進黨國會議席過半,還拉了個代表偏激獨派的時代力量黨進入國會。如果時代力量黨模仿民進黨過去的作為,以議事抗爭逼迫新執政者把台灣定位說清楚,民進黨還能依恃高牆回應得理直氣壯嗎?

 

      完全執政後,民進黨當然想築起一道新矮堤,避免碰觸國家的敏感神經。但國民黨用了六十年才與中共建立共識,時間難道還站在民進黨這邊?更何況今天的中共已非冷戰時期的土八路,美日與對岸又豈會容許台灣獨自新築矮堤?黨的壯大既建立在對手的荒謬下,完全執政後如果不能實現「正常國家」,支持者能接受嗎?

 

本文 2016/01/17 刊載於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angts 的頭像
    yangts

    楊泰順教授

    yang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