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壹、名稱的出現

一、1928年,記者Frank Kent首次用於”Political Behavior, The Heretofore Unwritten Laws, Customs, and Principles of Politics as Practiced in the United States,”為第一次出現於書名上。

二、1937,Herbert Tingsten首次在Political Behavior: Studies in Election Statistics,使用於學術著作。Tingsten為瑞典人,該書研究亦為歐洲選舉,但Political Behavior一詞卻開始被美人廣泛認同。

三、1930美國仍為小群極端份子的想法,1950則成美學界主流。

貳、歐洲學界對美國行為主義的影響

一、歐洲知名學者,如Max Weber、Graham Wallas、Herbert Tingsten均甚受美國學界敬重,尤其Wallas 1908所著之Human Nature in Politics批評政治學者只重視制度研究卻忽略「人的分析」更引起美國學界極大迴響。

二、30年代大批歐洲學者因避戰禍而抵美,更深深影響美國政治研究,這些學者多重視社會學及心理學研究,引發美人對Marx, Durkheim, Freud, Pareto, Mosca, Weber, Michels等研究的注意。

三、歐洲社會學者如:Franz Neumann, Sigmund Neumann, Paul Lazarsfeld, Hans Speier, Hans Gerth, Reinhard Bendix, 均為行為主義的推手。 

參、行為研究勃興於美國的原因

一、美國文化特質:務實、追求真相、及對科學方法的信心。

二、經濟大恐慌的影響:

(一)補助學者個案研究,使學者接觸現實面。

(二)跨科技的參與,使學者驚覺政治學的侷限性。

(三)政府必須以低成本且迅速、精確掌握社會狀況,統計技術乃迅速發展。如Bureau of Census及Bureau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均對技術進行有效改良。

(四)1920年代,商業市場調查已甚普遍,1930年代中期,開始運用於選舉及民情調查。此時發展的人口取樣技術,為統計上之一大突破。

三、二次大戰發生的影響: –參與戰爭研究,注意到國情制度差異與心理文化層面影響。

四、基金會的支持(Carnegie, Rockefeller, Ford) :

(一)行為研究耗資龐大,無財源支持斷難成事。

(二)基金會審核重大牌學者意見,而諮詢對象常是行為學者。

(三)基金會重視跨學科研究,而行為學派正有此特性。

(四)Truman:BS其實只是泛指Social Science,本身並無嚴謹內涵,學者冠之,只因易於由基金會申請補助。

肆、統計技術改良的影響

一、Truman認為BS為一革命:因在統計技術理論均有根本的變化。

二、早期統計只能算算累積百分比,二戰後則已能推估個人行為與特質。

三、Survey Research Center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與Bureau of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at Columbia對統計技術精進最具貢獻。

四、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SSRC)在E. Pendleton Herring領導下,致力行為科學研究,其1945年度報告特別強調致力圖書館外的個人行為研究,並將找出不同制度下人類行為的共通性。 

伍、行為學派的壯大

一、1950行為學者Peter Odegard擔任APSA會長(之前僅Merriam於1927),後又由Harold Lasswell接任,SSRC政治行為委員會前四位主席有三位均接續擔任。

二、1955年已成學界主流,APSA並於1956開系列討論會。

三、許多學校已提供「政治行為」一課,密西根大甚至將之與公共行政等並列為研究領域,並提供豐厚獎學金。

陸、行為學派的內涵

一、為抗議性(protest movement)的學派:因對傳統研究的不滿,圖以經驗方法及系統理論,透過嚴謹觀察與檢驗,對政治事件提出不同的解釋。

二、以個人(individual)而非大型政治體為研究對象的領域,亦即「方法論上的個人主義」。 –BS初期常著重投票行為研究,因其雖為政治研究最不重要的領域,卻是最個人,也最不複雜的研究。

三、為一種科學傾向(mood):對現有政治學成就不滿,認為更科學的研究及分析是可以達到的,對政治研究的改善充滿樂觀。

四、Truman:PB乃為瞭解介入統治過程(process of governing)中的人之行動,及其與其他人或團體之互動。由於所有人的行動均可能與統治有關,故所有人行為的研究均可能函蓋其中。

五、由於企圖藉可觀察的行為,提出對政府現象的說明。故它非個別研究領域,而是希望以其特質,對現有的各領域研究再加衍生。它具兩主要精神:1)研究須是系統化;2)研究須強調經驗方法;兩者缺一不可。
傳統研究與歷史研習不可偏廢,因其雖為印象式,卻提供重要的系統事實。但因以可觀察的行為為研究主體,故本研究亦強調可驗證性

六、Truman:為一種知識領域,存在於不同的學科中,目的是要以類似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提出人類行為中,可被驗證的法則。在心理、社會、人類學中,BS最受重視,幾已成此三領域的代名詞。故強調為跨科際的整合研究,認為可經由行為研究,建立社會科學的統一,如牛頓之於物理學。

七、重視合作研究方法。

柒、行為學派與傳統研究之區分

一、雖均致力於「規律」的發現,本質則不同:傳統學派視人類社會的規律性為implicit,僅為研究的副產品,而非研究的主軸。但BS則意在比較不同制度間,而非同一制度下,行為的共通性,如研究小鎮首長或總統等政治領袖的共通性,使複雜大千世界可被簡約為幾種「類型」。

二、看待institutions的途徑有所不同:BS拒由表面規範看待制度,故重視「權力」、「施政程序」(process)、「政治的實際行動」(如利益團體、政黨活動、司法裁判、選民行為等)、「行動研究」。

三、資料處理的不同。

四、技術上的不同。

捌、行為科學的研究主題及技術

一、投票行為研究:始於1940的The People’s Choice,以1956的The American Voter為最著。

二、政府歷程

三、政治參與研究

四、心理因素研究:attitudes, beliefs, predispositions, 政治人格

五、研究技術:試驗、調查、統計分析、內容分析(質的研究)、小團體實驗、數理思考(博奕理論)

玖、行為學派的現狀評估

一、為「前行為主義」,值得努力,但:

(一)迄今仍無法取代政治哲學、歷史審查、非量化分析等學術研究;

(二)無法回答有關政府與政治的相關問題;

(三)資料引用仍有缺陷與不適合,故仍為「前行為主義」,難以登入「行為科學」之林。

二、出版研究仍屬少數:

(一)1968-77所有美國期刊的4173篇文章中,僅8%可視為行為、經驗、及量化研究。

(二)1968-77的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中,505篇文章,僅180篇為政治行為研究,占36%。  

拾、行為研究的缺失

一、研究缺乏系統性

(一)過於專研投票行為 (占APSR180文章中的60篇)

(二)太過研究大眾個別的行為,如政治冷感,影響政治的精英卻少研究 (180文中僅51篇)

(三)多數著作注重規律性、制度化行為,卻忽略非規律性行為,如暴力或社會運動。

(四)研究主題及主要分科有各說各話、缺乏共識,如調查26本書內容均分歧、且無兩本標題相同。

二、缺乏理論的建構:多為單一政治系統的個案研究,且多以美國為研究主體,前述180文中,134為研究美國。

三、分析缺乏層次差異:研究強調個人行為(micro-level),但既稱「政治」,政府或政治系統的macro-level當然應為關切的主題,行為研究對兩者如何關聯缺乏適當理論,故有「過度行為研究」之嫌。政治研究應包含:政治系統及次系統、個人行為、個人行為先存條件三層次研究,樣本文章中很少將此三層次關聯討論。

四、過度專研「態度」,反而忽略「行為」:行為研究應以可觀察的概念與變項為主,如:角色職能、積極參與(political activism)、非制度化行為、公民角色、政治溝通等。但研究卻喜以面談及問卷(如187分析報告中,有131據此寫成),使研究陷入「態度」的推論。而態度又常與外顯行為存在矛盾,使我人不易由態度推論可能的行為,如百人以上旅館及餐廳主人態度調查上可能對東方客人不友善,但外顯行為卻又不然。行為研究常以態度調查,如權威人格、政黨態度等解釋行為,似有不妥。

拾壹、何以歐陸不興

一、不如美國學者熱中勤勉

二、熱心者不多

三、社會階級觀重,難以進行草根調查

四、權力現實糾纏不清 •缺乏基金會支持

五、未能與社會學及社會心理學配合

六、非正式組織的壓力政治影響不明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