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賈西亞案與美國的憲政危機」,《美國月刊》,第二卷第一二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88年4月。「民主化與國會結構之調適」,當代中國轉型期學術研討會,台北:教育部與救國團主辦,1988年5月。「集會遊行的觀念與規範」《政治學報》,第十六期,台北:中國政治學會。
2.「美國最高法院對人民集會遊行權的觀念與限制」,《美國月刊》,第三卷、第九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89年1月。
3.「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權指標研究:意見表達自由」,海峽兩岸人權研討會,台北:中國人權協會主辦,1989年2月。
4.「民主選舉與金權政治」,台灣地區選舉與國家政治發展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逸仙中心主辦,1990年1月3、4日。
5.「民國七十八年的選舉與選舉規範的影響」,七十八年台灣大選學術研討會,台北:時報文教基金會主辦,1990年1月5、6日。
6.「民意代表的本質與我國的選舉制度」,《理論與政策》,第四卷第二期,台北: 理論與政策雜誌社,1990年1月。
7.「政黨初選制度與我國政黨政治發展的展望」,收錄於《中華民國政黨政治發展之展望》,中國政治學會編印,台北: 中國政治學會,1990年。
8.「台灣在解嚴後的政黨提名制度與選舉」,收錄於《台灣政治民主化的發展》,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台中: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90年。
9.「國民黨與在野勢力的互動關係」,中國的民主前途學術研討會,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主辦,1990年11月11、12日。
10.「內閣體制下國民大會的角色與功能」(與鄒篤麒博士合著),中華民國憲政改革學術研討會,台北:新國民黨連線主辦,1990年12月。
11.「民權主義與當代民主精神」,中山學說學術研討會,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主辦、周世輔教授文教基金會協辦,1991年1月。
12.「多元政體與利益團體之互動」,政黨與民主憲政學術研討會,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主辦,1991年3月。
13.「利益團體的理論」,《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七卷第四期,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1992年12月。
14.「我們對陽光法案的看法」,民主基金會政策白皮書,台北: 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1993年6月。
15.「調查權:我們要不要國會的關鍵」,民主基金會政策白皮書,台北: 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1993年7月。
16.「國民黨的本質與黨政協調」,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創所四十週年學術研討會,台北: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所友會主辦,1994年6月4日。
17.「議會倫理與議員發言規範」,收錄於《議會倫理論述專輯》,行政院內政部編印,台北:行政院內政部,1994年。
18.「美國政黨與利益團體的發展消長」,收錄於《美國政黨與利益團體》,彭錦鵬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4年。
19.「從特別行政區概念論省諮議會之定位與組成」,省諮議會之角色與功能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省議會主辦,1998年12月6日。
20.「美國人認同的形成」,《美歐季刊》,第一四卷第二期,夏季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2000年6月。
21.「國會議長在權力分立制下的政黨角色」,九七修憲與憲政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2000年12月9日。
22.「省府定位與台灣認同」,台灣省政府職掌業務與功能發展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地方自治研究中心主辦,2001年1月13日。
23.「當前政治生態與政黨重組」,蘇永欽主編,《政黨重組:台灣民主政治的再出發?》,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2001年5月。
24.「國會運作與政黨協商」,蘇永欽主編,《國會改革:台灣民主憲政的新境界?》,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2001年10月。
25.「美國總統的權力與角色」,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學術研討會,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2001年10月19日。
26.「政黨初選提名制與環境制度的影響」,《研考》雙月刊,第二五卷第六期,台北:行政院研考會,2001年12月。
27.「從國會人數減半看我國的憲政危機」,憲政危機與憲政轉機學術研討會,台北: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主辦,2003年7月。
28.「人權與立法:以著作權法的立法為例」,人權與民主學術研討會,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政治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辦,2003年11月。
29.「從國會人數減半看我國的憲政危機」,周育仁主編,《憲政危機與憲政轉機》,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3年12月。
30.「數位資訊時代下的著作權保護」,與黃愉殷合著,第五屆政治與資訊研討會,宜蘭:佛光大學政治系主辦,2004年。
31.「人權與立法—以著作權法的立法過程為例」,第二卷第一期,台北:台灣民主基金會,2005年3月。
32.「民主政治、政治文化及民主價值」,李炳南主編,《政治學與現代社會》,桃園:中央大學,2005年9月。
33.「憲政困局與國家認同:形似獨立的兩個糾結議題」,《台灣民主季刊》,第二卷第三期,台北:台灣民主基金會,2005年9月。
34.「政黨預選侵蝕台灣的民主根基」,《台灣民主季刊》,第三卷第二期,台北:台灣民主基金會,2006年6月。
35.「從憲政的理論評述扁政府憲政爭議」,葛永光主編,《鑑往知來:陳水扁執政六年檢討》,台北:幼獅文化,2006年。
36.「政黨輪替後的國民黨黨政關係」,二次政黨輪替與台灣民主的再深化:理論、制度與經驗研討會,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友會、與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主辦,台北,2008年10月。
37.「民主理論與國父的民權思想」,國父紀念館主編,《文化講座》第九輯,台北:國父紀念館,2008年12月。
38.「獨立時期的美國政治思想」,梁裕康與莊國銘主編,《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出版部,2009年6月。
39.「宣誓就職典禮與我國法制的調整」,《國會月刊》,第37卷10期,2009年10月,立法院(已接受刊登)。